环境焕新乡村兴 民心凝聚幸福来
每次回到肥城市汶阳镇的乡村,总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昔日路边的秸秆堆、沟渠里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干净的街巷、绿意盎然的庭院;曾经昏暗的村道装上了明亮的路灯,闲置的坑塘变成了能垂钓休闲的小公园,村民们茶余饭后聚在广场上聊天散步,脸上满是惬意与舒心。汶
每次回到肥城市汶阳镇的乡村,总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昔日路边的秸秆堆、沟渠里的垃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干净的街巷、绿意盎然的庭院;曾经昏暗的村道装上了明亮的路灯,闲置的坑塘变成了能垂钓休闲的小公园,村民们茶余饭后聚在广场上聊天散步,脸上满是惬意与舒心。汶
在泰山西麓、大汶河畔,肥城市汶阳镇这座浸润“汶阳田沃甲天下”千年荣光的古镇,正以“汶滨水乡、徽派小镇”为发展定位,在乡村振兴的长卷上,挥毫泼墨书写“生态与产业共生、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华章。这里,白墙黛瓦映河影,晨雾中马拉松选手的脚步叩响静谧;千亩花海连稻浪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对社保政策和工伤预防知识的知晓度,切实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10月28日上午,肥城市社保政策暨工伤预防宣传赶大集活动在汶阳镇吴店大集举办。
强化部署,及早谋划安排。各村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充分认清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决遏制焚烧秸秆等违法行为。同时,完善工作机制,细化任务分工,强化属地管理,把禁烧工作细化到地块、责任落实到个人,着力营造秸秆禁烧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金秋时节,肥城市汶阳镇浊前村旱稻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金灿灿的稻浪随风起伏,农机手熟练操作着收割机,稻秆卷入机器,稻谷入仓,粉碎后的秸秆则同步排出还田,整个收割过程高效有序。据了解,旱稻又称陆稻,具有极强的干旱适应能力,全生育周期无需水田环境,可实现旱种旱管。与
田里劳作的人大多是附近村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前来帮忙,既照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家里孩子刚去上学,我过来割俩小时叶,一天能挣五六十,还不耽误中午做饭。” 村民李大姐笑着跟身旁人念叨。
当人们的目光驻足于汶阳田翻滚的麦浪与挺拔的青纱帐时那悄然孕育的旱稻正以其沉静的姿态诉说着这片沃土的另一重丰饶金秋时节天高云淡 风送稻香在汶阳镇浊前村广袤的田野上连片的旱稻已然成熟金黄色的稻浪随风起伏勾勒出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农机手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往复穿
秋雨连绵差点“泡汤”秋收,肥城却靠着“抢”字诀和全链条硬招,把“丰收在望”变成了“丰收到手”。从石横镇盯着天气“窗口期”喊村民下地,到汶阳镇提前清沟渠排积水,再到合作社24小时开烘干塔烘玉米,每一步都踩在了农户的心坎上,没让一粒粮食因为阴雨浪费。
“各位村民请注意!未来4小时雨势变小,适合小雨天抢收玉米,大家抓紧准备农具,雨停就下地!”10月7日清晨,石横镇的村村通广播里,抢收提示循环播放,村民们闻声后纷纷扛着工具往田里赶。
肥城市汶阳镇砖舍村共1120户、2896人,党员62人,划分5个网格。其中居民楼10栋320户,沿街商铺40户,大中小型企业6家。近年来,砖舍村以支部领航、网格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创新打造“和美砖舍·善治兴村”品牌,探索实施“三美共建”工作法,通过构建“和谐之美
9月15日—9月21日是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连日来,肥城市汶阳镇扎实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全面营造安全、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金风送爽,绿树茵茵,街巷干净平整,乡村风光旖旎......近年来,肥城市汶阳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基,美丽庭院建设为点,乡风文明培育为魂,由表及里、持续发力,不断擦亮和美乡村的鲜明底色,有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主题宣讲扬正气,文明新风广传播。各村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扬正气 文明新风润人心”主题宣讲活动。宣讲员用通俗的语言,结合日常生活实例,为群众详细讲解“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和核心内容,倡导大家自觉抵制各类文化垃圾,积极支持正版图书、音像制品及数字文化产品。大家纷纷
9月12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教育厅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化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金秋时节,大地铺金,肥城汶阳镇的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丰收的热潮。走进董庙村的有机猕猴桃种植基地,连绵的藤架如绿色波浪层层延展,圆润饱满的“泰山碧玉”猕猴桃压弯枝头,清甜的果香随风飘散。农户们手提果篮穿梭其间,指尖轻托果实底部,手腕一旋便将带果柄的猕猴桃完整摘下,
为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细落实,引导广大群众深刻理解其精神内涵,近年来,肥城市汶阳镇深入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体系,精心描绘出一幅文明和谐、向上向善的崭新画卷。